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龙建春老师作“夜读偶得《诗经·郑风》‘变’解”讲座

作者:文/刘一峰 摄/王婷婷     发布时间:2015-12-07      浏览量:
龙建春老师作“夜读偶得《诗经·郑风》‘变’解”讲座
龙建春老师作“夜读偶得《诗经·郑风》‘变’解”讲座

    12月4日下午,龙建春老师以“夜读偶得《诗经·郑风》‘变’解”为题的古代文学学术讲座于2101教室开讲。龙老师与在场的各位同学展开了深入交流。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从诗人李白流传千古的一句诗词开始,用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等典故,首先为同学们解释了夜读的重要性以及其意义,在夜读之中,可以“寻得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排除一切喧嚣,获得一份宁静,添加所需的智慧。”龙老师指出,学会夜读的人,一个月会有45天,生命会比别人多出三分之一。
    龙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他夜读的成果——关于《诗经·郑风》的“变”解。《郑风》在《诗经》中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相比于其它部分,对男女爱情的描写较多。龙老师指出,对于《郑风》的诗词,争议是比较大的,比如说一个“女曰”,在欧阳修看来是“古贤夫妇相警励”,在王质看来是“君子与朋友有约”,而在陈子展眼里便是简单的“家常生活”;
    对于《缁衣》一诗,闻一多、程俊英认为是“妻妾赠夫衣”,在台湾的方明光看来便是妻子对丈夫获官更衣的喜悦。由于时代的不同,现代人品读古人的诗词会有许多的误解,不同时代也会有不同的“变”解。
    随后,龙老师又与同学们分享了对大量风俗诗的“变”解,对于同一首诗,有时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解释,极大地勾起了同学们的兴趣。
    悦己悦人,是做学问的价值之一。龙建春老师从夜读中获取了许多独特的感悟,也将这种勤学善思的精神带到了讲座,让在座的同学们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