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三台人文论坛”第36讲:复旦大学郑土有教授谈中国民俗吉祥图案

作者:文/周齐 摄/鲁莹莹     发布时间:2015-06-09      浏览量:
“三台人文论坛”第36讲:复旦大学郑土有教授谈中国民俗吉祥图案
“三台人文论坛”第36讲:复旦大学郑土有教授谈中国民俗吉祥图案
 
    6月8号下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土有先生应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之邀,在临海校区1310教室作了题为“中国民俗吉祥图案解读”的讲座。
    郑教授从中国名俗吉祥图案的发展历史、内容与分类、解构与解读、功能与意义共四个方面来阐述名俗吉祥图案。
    在讲述吉祥图案的发展历史过程中,郑教授展示了包括河姆渡文化中“双鸟朝阳图”和西安半坡的“人面鱼纹盆”等文物上的图案,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图案的起源。在吉祥图案的内容与分类中,郑教授认为吉祥图案主要分为“褔、禄、寿、喜、财”五个方面,并有正向祈福和反向避害两种取向来达到吉祥的目的。对名俗吉祥图案的解构与解读中,郑教授做了详细的阐述:“民俗吉祥图案的创作同其他中国民间艺术的表现方法一样有其特殊之处。创作技法貌似‘无法’,实则‘有法’。只有将图案与吉祥语联系,才能全面地阐释图案的意义。”他在讲解过程中展示了一副“蛇盘兔”画,并在现场询问有谁知道这幅画的含义,引起现场热烈的讨论。随后,教授说这幅画的意义是“蛇盘兔,必定富”,现场的同学和老师都恍然大悟。在图案的构成元素和构图类型以及表现手法上,郑教授均通过图文并行的方式,使现场气氛轻松活跃。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不少同学也提出他们的疑问,郑教授详细地解答。
    名俗吉祥图案是民众祈求幸福美好生活愿望的一种表达,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的流露。经过郑教授的讲解,同学们在名俗图案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激起了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